近年来,公司始终将环保底线深植于心,以新技术、新设备为笔,以工艺优化为墨,在项目建设提速与环保精细管理提质的画卷上细细描摹,把“厚植生态文明、耕耘美丽钢城”的理念融入每道生产工序,为生态文明钢城的崛起积蓄澎湃动能。
记忆里的灰与今日的绿
在以往的记忆里,厂区的大风一刮就是好几天。风沙卷着铁渣吹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那时的除尘设施落后,烧结车间、料场扬起的粉尘能把白毛巾染成红棕色。如今踏入厂区,“龙门毓灵秀,钢花舞风流”的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主干道两侧的杨柳已有碗口粗,月季花丛沿着栅栏铺展开来,空气里弥漫着青草的气息。透过超低排放集控室的窗户,远处料场的雾炮正在喷雾,料仓大棚像巨大的银色贝壳守护着原料。钢铁的冷硬与草木的柔媚在此相遇,“一馆一中心四景点”的工业景观里,炼钢的火花与游客的笑颜交相辉映,谁说钢铁与诗意不能共栖?
参数里的乾坤与钢城里的匠心
为优化智能操作和生产管控,龙钢公司搭建“智能监测+精益管理”环保体系,形成“人防+技防”的管理模式,让环保管理从“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将高炉热风炉脱硫接入超低排放主控室,与除尘系统同步进行智能化集控,不仅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系统能耗,而且在集控终端可以实时查看空气污染物排放数据,实现了在线数据的全程可追溯。
眺远望去,机械化综合一次料场的改造是另一项杰作。这个大型封闭式料场采用智能堆取料系统,通过大数据算法优化原料堆放顺序,不仅避免了粉尘外溢,而且提高了原料利用率。料场顶部安装的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量基本满足料场自身的用电需求,为钢城增添了绿色动能。
一处绿到一片荫的生态蝶变
公司按照景区标准,强化执行,固化现场管理机制,对照钢铁行业环保排放标准,按照“零容忍、无死角、全覆盖”原则,由包联中层带头,定期对责任区进行深度清洁,落细设备精益管理措施。每逢“生态环境日”,党员突击队都会对现场环境、值班室卫生等进行专项清洁治理,这种全员参与的氛围,为龙钢的环保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当游客在龙钢展览馆的“钢铁的绿色蜕变”展区,看着老照片里灰蒙蒙的厂区,再对比眼前的视频,常常会发出阵阵惊叹。讲解员说:“这是钢城工人们用了十几年时间,让厂区变了模样。”龙钢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厂区内部,也展现在厂区外部。从钢城南门一直走向新南门、滨河路,一路杨柳依依、绿草如茵,这条路旁的休闲步道已成为厂区职工和附近村民的运动园区。
夕阳西下,站在龙门山下回望,钢城的绿色蜕变,是一场与时光的温柔赛跑。从铁渣漫天到繁花满径,从粗放生产到精益管理,龙钢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让钢铁厂区有了春天的模样。这美丽的钢城,是新一代龙钢人续写的诗篇,每一朵钢花都绽放着绿色的希望。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