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这首《将进酒》极具浪漫色彩,想象着奔腾汹涌的黄河之水自九天倾泻而下,一路万马奔腾,向遥远的大海咆哮而去。黄河,是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呈“几”字形流淌于我国版图之上,自西向东流经我国九个省市、自治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因此中国人亲切地称之为“母亲河”。
黄河,因其跨度之长、流域之广早已世人皆知,其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在黄河漫长而曲折的流域范围内呈现出截然不同而又波澜壮阔的景致。在黄河的起源地,青藏高原的巴彦卡拉山脉,长年累月积累的冰雪消融点滴汇聚,形成了一个海子密布的浅湖区—星宿海,这里是可以观赏到满天繁星在头顶闪烁的童话之境。河水自星宿海觉醒,缓缓流淌,在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的左右夹击中汇聚成河向东南方向静静流去。在四川的阿坝州若尓盖县唐克乡,黄河呈现出她最温婉清丽的一面,形成了九曲黄河第一湾的绮丽美景。黄昏初至,红霞遍布,浅淡不一又错落有致,九区黄河如银带萦回反复缠绕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犹如点缀在华衣之上的璀璨明珠,熠熠夺目。然而,正是由于这次拐弯,黄河流经了风蚀、雨蚀严重的黄土高原,在刘家峡地区,青藏高原碧波荡漾的河水与黄土高原黄沙翻滚的黄汤两相交汇,形成了“一弯清水一弯浊”的独特景致。自此,黄河凸显了她内在的实质含义,一碗河水半碗沙。
黄河流域几乎囊括了整个黄土高原,自然的侵蚀形成了独特的黄土高原风貌,黄河流经之处人类逐水而居,形成了苍翠点点的生活居住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昌盛,促进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自高而望,萦绕黄河形成了几字形上的一圈绿色长廊。流出河套平原,迎面撞上吕梁山,黄河在陡峭绵延的群山中冲击出一条峡谷,称之为晋陕峡谷。此处群山高耸,山势如刀削斧劈险峻异常,黄河汇聚其中,因此波涛汹涌、狂风怒号。晋陕之交,黄河汇聚收窄,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壶口瀑布,自九天倾泻而下,黄沙滚滚,天雷声声,听得游人震耳欲聋。在秦岭东西横档,渭水助推之下,黄河只能转折向东奔腾而去。人类在山势夹击的山谷中修堤铸坝,形成了黄河三峡的人造景观,至此,黄沙拦截泥沙沉淀,黄河复又恢复了清澈本质。在华北平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黄河继续发扬了她母亲河的本质,默默守护、繁衍着这片土地。
近年,黄河部分流域频频出现河面变窄、水量骤减的现象,这与我国大陆季风性气候冬季少雨有很大关系,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人为因素,黄河脆弱的生态系统引起了国家有关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将继续发扬环保理念,宣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速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岁月变幻,时光如梭,历尽沧海桑田,伟大的母亲河—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物!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将继续呵护她、保护她、尊重她,使得黄河水长清、水长流,黄河将以豪情万丈、气吞山河之势继续屹立于世界东方。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