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攻坚突围的命题,如何将学习力转化为生产力,让知识成为降本增效的“金钥匙”?上半年,龙钢公司能源保供系统以常态化“学习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基础工艺研究、技术微课堂等,推动全员思想破冰、行动突围,为节能降耗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知识重构 做优价值乘法
“对于高压室直流屏监控模块故障,可以尝试通过自主升级改造进行修复。”电气高级工程师马工提出的故障处理思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经验。话音刚落,徒弟小成立刻举起手:“我觉得可以根据实际尺寸制作支架,并进行划线、测量、开孔、改线,将信号参数设置引入微机监控装置……”长期的工作配合形成的默契在此时体现出来,他立即把师傅的设想变成了实施方案。
以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学习,把过“紧日子”思想变为降本增效的坚实行动。电力保供团队以“学习日”活动为切入点,用一个个技改方案、一条条可行建议,撬动了降本增效的价值杠杆。上半年,通过技术改造、多发少用、精准调控等举措,多项指标实现进步,其中电单价同比降低2.1%,创效1300余万元。
学习成果 在岗位上落地生花
走进生产一线,一套由基层维修班组修复的供气圆顶阀正在运行。此项修旧利废成果全部由班组钳工、焊工独立完成,他们通过补焊填补阀门磨损部位,精准切割修正变形结构,细致打磨、抛光处理,恢复阀门密封面平整度,并依据仓泵密封标准调整间隙,确保与系统运行参数完美匹配。“这个修复方案是大家参加工作室培训后的攻关‘作业’,经试运行,阀门各项性能全部达标,不仅保障了生产顺行,而且节约备件费用1万元。”维修班长张晓军介绍道。
依托企业搭建的学习通道和实践平台,上半年,龙钢公司能源保供系统以“金点子”擂台赛等不同的方式,累计开展修旧利废及外委转内协工作140余项,创效约200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授课老师孜孜不倦的悉心教导,是学员们认真刻苦地钻研探索,更是大家集思广益将学习成果“变现”的生动实践。
共享机制 再造智慧生态
如何破除学习壁垒,让“经验孤岛”变为“知识绿洲”?龙钢公司能源保供系统以构建知识共享机制破题解难。
“让每个岗位的智慧,都成为全员的财富。”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许多“独门绝技”在“技术微课”“操作法命名”等分享载体传播下,完成了从“独享”到“共生”,从“碎片”到“体系”的蜕变。“按照气运工段段长李刚分享的对标经验,我们对渣处理用气压力进行降压改造,每日降低压缩空气消耗约5万m³,节能成效显著。”维修人员小张这样说道。
在一次次知识共享的“盛宴”中,十里钢城正在书写着关于集体智慧的温暖故事。这里没有孤胆英雄,只有薪火相传的接力;没有敝帚自珍的狭隘,有的是开诚布公的豁达。当每个岗位都成为知识节点,每项经验都化作公共资产,降本增效便不再是冰冷的数据指标,而成为全体干部职工共同演奏的发展交响曲。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