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钢城,烈日灼人,热浪裹挟着尘风扑面而来。厂房内的温度节节攀升,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笼之中。然而,在这高温的“烤”验下,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在质量检验第一线,用专注与精准守护钢铁生产的每一道工序——他们就是龙钢公司的质量守护者。
“蒸”不走的专注:制样工的“桑拿”之战
走进制样室,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铁矿、焦炭、石灰石……各种原燃料在这里粉碎、混匀、缩分,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准执行、快速衔接。
“夏天制样就像在蒸桑拿,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制样工秦洋一边擦着额角的汗水,一边熟练地操作着设备。机器轰鸣不止,制样工们全副武装,在高温下完成一次次铲料、倒料、换筛的重复动作。“制样质量决定分析基础,我们虽然是‘幕后’,但必须确保每一步都扎实可靠。”老制样工张玉良的话掷地有声。
“稳”与“准”的较量:天平室的无声战场
走进天平室,空气仿佛凝固。为避免气流扰动称量精度,室内严禁空调直吹。这里没有嘈杂,只有呼吸与数字之间的博弈。称量人员稳住心跳,将试样轻置于秤盘,粉末样品精确称至0.0001g,指尖的微颤、睫毛的眨动,甚至连呼吸的节奏,都在与数据的真实性进行着无声较量。“这儿比的是稳,比的是心静。”原料分析工闫珊婷凝视着天平说道。这块小小天平,承载的却是整条质量链条的信任与起点。
“滴”定不乱:化学分析室的高温奋战
在化学分析室,温度计显示室温37℃,靠近加热装置的工作台旁甚至逼近40℃。滴定瓶、容量瓶、试剂瓶等一字排开,检验人员在众多酸液、碱液中精准滴定,眼神专注,动作稳健。磷铬黄、钼蓝、EDTA……这些名字背后,是每一位检验人员对数据准确性的极致追求。
“我们做的是手工分析,哪怕是一个颜色的深浅、滴定终点的瞬间判断,都关系到最终数据的准确性。”分析工张艳文正在进行硅锰合金的分析,连说话都不敢抬头。实验台旁没有空调直吹,身旁是电炉、红外加热板持续升温,汗珠顺着脖颈滑落,沾湿了工作服,但她眼神坚定,只是轻轻一抹,又投入到试剂瓶前的微观世界中。
战高温,他们“炎”值拉满;斗酷暑,他们寸步不退。这群默默无闻的质量检验人,与专注为伍、同试剂较真,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在细节中捍卫质量,在热浪中筑起钢铁生产的质量防线。
()
|
陕公网安备 61058102000140号